CMA最佳路径数据集
现行版本的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提供1949以来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赤道以北,东经180°以西)海域热带气旋每6小时的位置和强度,按年份分别放在单独的文本文件中,以后将逐年增加。
2017年起,对于登陆我国的台风,在其登陆前24小时时段内,最佳路径时间频次加密为逐3小时一次。
2018年起,对于登陆我国的台风,在其登陆前24小时及在我国陆地活动期间,最佳路径时间频次加密为逐3小时一次。
若数据集格式或内容发生变动,本说明随即更新, 敬请注意。
数据集引用
使用本数据集的部分或全部数据时,请注明出处(tcdata.typhoon.org.cn),并引用以下文献(点击DOI号访问):
- Ying, M., W. Zhang, H. Yu, X. Lu, J. Feng, Y. Fan, Y. Zhu, and D. Chen, 2014: An overview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opical cyclone database. J. Atmos. Oceanic Technol., 31, 287-301. doi: 10.1175/JTECH-D-12-00119.1
- Lu, X. Q., H. Yu, M. Ying, B. K. Zhao, S. Zhang, L. M. Lin, L. N. Bai, and R. J. Wan, 2021: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database created by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dv. Atmos. Sci., 38(4), 690−699. doi: 10.1007/s00376-020-0211-7
数据集文件名格式
CHYYYYBST.txt ——
CH:取自英文CHINA, 表示本数据集由中国整编;
YYYY:为年份,以四位数字表示;
BST:取自英文BEST TRACK,表示本数据集为最佳路径数据集。
文件内容格式
1. 头记录

AAAAA | 5字符 | 分类标志, '66666'表示最佳路径资料; |
BBBB | 4字符 | 国际编号, 年份的最后两位数+两位数的编号; |
CCC | 3字符 | 路径数据记录的行数; |
DDDD | 4字符 | 包括热带低压在内的热带气旋序号; |
EEEE | 4字符 | 我国对热带气旋的编号; |
F | 1字符 | 热带气旋终结记录: 0表示消散, 1表示移出西太台风委员会的责任海区, 2表示合并, 3表示准静止; |
G | 1字符 | 每行路径间隔小时数,
2017年以前均为6(小时), 2017年开始登陆个例有3小时加密记录的为3,其余仍为6; |
H...H | 20字符 | 热带气旋的英文名称, 名称后加 “(-1)n” 表示副中心及其序号; |
I...I | 8字符 | 数据集形成的日期. |
YYYYMMDDHH: | YYYY年, MM月, DD日,HH时(世界时); |
I: | 强度标记, 以正点前2分钟至正点内的平均风速为准, 参见《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0- 弱于热带低压(TD), 或等级未知, 1- 热带低压(TD, 10.8-17.1m/s), 2- 热带风暴(TS,17.2-24.4 m/s), 3- 强热带风暴(STS, 24.5-32.6 m/s), 4- 台风(TY, 32.7-41.4 m/s), 5- 强台风(STY, 41.5-50.9 m/s), 6- 超强台风(SuperTY, ≥51.0 m/s), 9- 变性,第一个标记表示变性完成. |
LAT: | 纬度(0.1°N); |
LONG: | 经度(0.1°E); |
PRES: | 中心最低气压(hPa); |
WND: | 2分钟平均近中心最大风速(MSW, m/s).
WND=9 表示 MSW < 10m/s, WND=0 为缺测. |
OWD: | 2分钟平均风速(m/s), 有两种情况:
(a) 对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 表示沿海大风的风速; (b) 热带气旋位于南海时表示距中心300-500km范围的最大风速. |
修订历史
2014.04.14:
- 2006年数据文件中修订了Ioke的路径,包括其东太平洋部分。
2014.01.09:
- 热带气旋Sanba(2012)变性信息更正。
2013.10.30:
- 修正了热带气旋名称的错误:
年份
|
误
|
正确 |
---|
2010 Mindulle | (nameless) | Mindulle |
2012 Sanba | (nameless) | Sanba |
2012 Gaemi | 头记录: ...0021 1202... | ...0021 1220... |
2013.06.24:
- 修正了热带气旋名称和时间错误:
年份 | 误 | 正确 |
---|
1979 Alice | 1979123112 1979123118 | 1978123112 (第二条记录的时间) 1978123118 (第三条记录的时间) |
2001 | Damrcy | Damrey |
2003 | Lmbudo | Imbudo |
2005 | Damrcy | Damrey |
2008 | Mekkhla | Mekkhala |
2013.03.26:
- 修正了热带气旋名称和时间错误:
年份 | 误 | 正确 |
---|
2000 | Mari | Maria |
2003 | Lmbudo | Imbudo |
2005 | Sanvn | Sanvu |
2011.07.29:
- 增加了头记录中 “F”的信息。
- 增加了新的数据列“OWD” 并修正了与此有关的 WND错误。
2010:
- 对MSW=10m/s 和MSW<10m/s 进行了区分。
- 修正了自2007年以来变性点的记录错误。
- 修正了一些热带气旋位置的错误,尤其是2008–2009年因程序导致的经纬度末位数错误。
- 修正了Soulik (2006)的时间错误。
- 修正了一些热带气旋名称的错误:
年份 | 误 | 正确 |
---|
Babe, Agness | Babs, Agnes | |
1952 | Lois | |
1986 | Georgette | |
1987 | Percy, Peke, Ogden | |
1988 | Uleki | |
1992 | Gay | |
1993 | Keoni, Abe, Manny | |
1994 | Li, John, Melissa | |
1995 | Gary | |
1996 | Beth | |
1997 | Oliwa | |
2001 | Vipa | |
2005 | Guchol | |
2006 | Maria |
申明
- 本站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气象资料共享规定的条件下提供热带气旋相关资料。本站资料仅供研究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和本站概不对本站资料运用(或无法运用资料)所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